【摘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本期梳理代表委员们关于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NO.1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指出,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正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新”和“质”上,主要在新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方面能够产生这一成果,是能够是具备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具体而言,打造光伏产业的新质生产力,首要方向是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光伏的发电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能耗,并且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王政涛表示,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在电力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建议:一是加快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研究制定适应电碳市场、绿电制氢、微电网等新业态的数智化坚强电网相关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支撑源网荷储数碳互动,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统筹发展常规电源与新能源。发挥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作用,加快电源建设,统筹电力与电量、电源与电网、常规电源与新能源,实现电力电量供需时空均衡发展。三是有序建设分布式新能源。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全额上网电量进入电力市场,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消纳。四是持续完善需求响应政策机制。建立市场化需求响应激励机制,引导用户调整用电习惯。

NO.2 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全国政协委员马永生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对能源化工领域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继续攻坚石油天然气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炼油化工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努力抢占新能源、新材料这个竞争制高点,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成果,以更多“国之重器”更好服务“国之大者”
全国人大代表俞书宏认为,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很多行业或产业都迫切需要最新的科研成果赋能,以提升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围绕“双碳”目标,低碳、环保、可再生以及新能源替代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大。从长远来看,化石能源终究会枯竭,因此要布局面向未来的可替代化石资源产品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研发,通过扎实的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有颠覆性技术做支撑。一些发达国家提前布局制氢储氢环节相关材料、设备、介质等方面的研制研究,并且在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具有主导权,而我国在氢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上还面临比较严重的技术专利壁垒。建议:一是要立足国际,积极与氢能技术水平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互动交流,集聚全球氢能技术、资本、人才和创新主体,着力从氢能源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工艺等领域寻求突破;二是积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组织等相关国际机构内申请建立氢能标准工作下属部门或工作组,开展国际相关规则、标准的制定,吸纳国内外权威氢能机构与龙头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朱少辉表示风电市场差异化发展,只有具备持续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原创性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有源源不绝的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赵晓晨建议一是发挥好行业“国家队”关键核心技术“保供”和“托底”的作用,围绕像稀土、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系统梳理和部署创新链,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保证国家重点产业链安全可靠、有竞争力。二是坚持竞争点前移,超前布局、超前投入,以率先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引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新赛道实现关键突破、奠定竞争优势,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NO.3 加快绿色技术赋能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张英指出,产业绿色化转型是适应绿色规则、提升未来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议推动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培育绿色供应链链主企业、绿色技术供应商和专业评估认证机构,推广绿色制造解决方案,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赵建泽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炼焦煤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大力推广“110工法”,有效破解“三下”压煤和薄煤层开采难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炼焦煤资源精采细采,保护性开采。重塑炼焦煤洗选、配煤、化验、销售一体化运营模式,打通产业壁垒、数据链接、精准作业,切实提升全产业链效率效能效益水平,打造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变革。实施炼焦煤生产管理创新和数智赋能,构建起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推动炼焦煤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NO.4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表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主阵地之一,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
全国政协委员李明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和实际的产业基础脱节,应把大力发展战略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瞄准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思考如何立足“水风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合理选择技术路线,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协调发展,同时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进计算、光电科技等业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姚锦龙表示,氢能产业在新材料技术研发、新业态模式创造、新能源形式拓展方面具有全面引领能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建议不断优化氢能产业生态链布局,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推动氢能全过程创新攻关、试点验证和示范应用,带动产业链技术成熟和降本增效,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氢能在发电、供热等多领域示范应用、绿氢供应项目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布局建设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支撑源头技术向终端应用转化。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转载仅出于分享目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