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详解双基推进剂热机械性能检测创新方案,涵盖TMA热膨胀系数测定、DMA动态模量分析及温度补偿技术,揭示含能材料玻璃化转变与热机械耦合机制。

复合含能材料DMA-TMA联合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1 DMA功能原理示意图

 

在中小口径武器领域,双基推进剂(DB推进剂)凭借硝化纤维素与硝化甘油的协同效应,已成为关键动力源。本研究针对其燃烧性能优化需求,提出多层复合含能材料的创新测试方案,通过TMA/DMA联合分析法实现热膨胀系数与动态模量的精准测定。

 

一、TMA与DMA协同检测技术解析

热机械分析仪(TMA)与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的联合应用,开创了含能材料检测新范式:

1.热膨胀特性测定:TMA技术可精准捕获0.18×10⁻⁴~0.208×10⁻⁴K⁻¹线性膨胀系数范围

2.动态响应监测:DMA系统通过1N预载荷保持10μm振幅,实时追踪材料相变过程

3.温度补偿机制:创新性引入几何因子(g值)修正算法,有效消除热膨胀对模量测试的干扰

关键实验数据显示,在223K临界温度点出现明显β弛豫现象,印证玻璃态转变与热膨胀的强相关性。

 

二、多层推进剂核心参数测定

通过双模分析技术,我们获得突破性发现:

  • 相变温度窗口:223.01-223.50K区间呈现典型玻璃化转变特征
  • 模量动态响应:储能模量(E')在353-363K区间下降达40%,揭示材料软化规律
  • 热机械耦合效应:轴向CTE值较径向低两个数量级,验证分子取向对性能的调控作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DMA测试中发现的253K弱β弛豫峰,为推进剂低温服役性能评估提供了新依据。

 

三、军工材料检测技术演进

相较于传统单模分析,本方案具备三大优势:

1.数据互补性:TMA热膨胀数据与DMA动态模量形成验证闭环

2.预测精准度:基于遗传算法的粘弹性模型,老化时间预测误差<5%

3.宽域适应性:成功应用于HMX、TATB等多种含能材料的特性分析

在328K加速老化实验中,该方法对推进剂寿命预测的可靠性较传统手段提升300%,已通过某型火炮实弹验证。

 

参考文献:1.Le Qi, Shi-lin Zhang, Hao Yuan, Zhong-liang Ma, Zhong-liang Xiao, A novel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dynamic mechanical test using thermomechanical analyzer for composite multi-layered energetic materials, Defence Technology, Volume 21, 2023, Pages 125-132, ISSN 2214-9147, https://doi.org/10.1016/j.dt.2021.10.010.

 

科学指南针已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ISO三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互联网+科研服务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未来,科学指南针将继续朝着“世界级科研服务机构”的目标,在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持续努力,为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