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馏酒。其他种类的蒸馏酒包括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杜松子酒和朗姆酒。中国白酒的原料、生产工艺、成分和风格与世界著名白酒有很大的不同。
白酒
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馏酒。其他种类的蒸馏酒包括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杜松子酒和朗姆酒。中国白酒的原料、生产工艺、成分和风格与世界著名白酒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所有地区都生产白酒,特别是四川、贵州、山东、江苏、安徽、山西和河南。它们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90%以上。
白酒通常由单一的高粱或玉米、大米、小麦、豌豆和高粱制成。白酒发酵采用蒸馏酵母作为糖化发酵剂,进行糖化发酵反应。白酒在固态下蒸馏以产生乙醇和白酒中的其他风味化合物。
基酒贮存是白酒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白酒成为商品之前必须经历的过程。
“酒是陈的香”,说明白酒经过长时间贮存老熟之后陈香味突出,口感柔顺。因为白酒在贮存过程会发生氧化、水解、缩合、缔合、氢键作用等物化反应,改变白酒中的香味成分量比关系,香气和口感都会得到提升。
在贮存老熟过程中,主要会发生酯的水解和酸醇的酯化反应。酸、酯以及醇类在贮存期内会发生波动变化,最终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对提高基酒的品质非常重要。
白酒的主要成分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约占总量的98%~99%。决定白酒香气、口感和风格的关键因素是多种微量风味化合物,如酯类、酸类、醛类、醇类等,其含量仅为1%~2%。
白酒是影响白酒风味和风味的最重要因素。白酒风味成分的分析对理解白酒风味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HS-GCMS(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具有分离度高、检测速度快、用样量少的特点,能够有效检测出白酒中的微量风味化合物。
白酒香味来源的奥秘
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主要包括酯类、醇类、有机酸类、醛酮类、酚类、羧羰基类、吡嗪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等。
在白酒呈香呈味物质中,酯类的种类最多,其中乙酯比例较高,其可赋予白酒果香,使人产生愉悦感,酯类一方面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另一方面可由发酵过程中的酯化反映形成。
脂肪酸类
乳酸、乙酸、丁酸、己酸等。酸是形成酯类的前体物质,什么样的酸就能形成什么样的酯。脂肪酸是白酒中的呈味物质,它对白酒的后味及酒体的协调性起到重要作用。酒体含酸量低饮用时后味短且显得寡淡,含酸量偏大又会使酒口感粗糙、酸涩,甚至影响酒的整体风格,所以适当的酸对酒体能起到缓冲、协调的作用。
酮类
丙酮、2-戊酮等。适量的酮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有明显的助香、提香及进口喷香作用,构成浓香型白酒优雅、醇厚、爽净的特点,形成浓香型白酒固有的风格。但是酒体中酮类物质过量将会使酒质粗糙,口感不佳,香气不协调。
醛类和缩醛类
乙醛、乙缩醛、糠醛等。白酒中含有极少量的醛类物质时,可以增加酒的芳香,但过量是形成酒体刺激、辛辣的罪魁祸首。从实践经验总结,全国优质白酒中总醛量都小于 0.02g/100mL。白酒中还含有微量的缩醛类物质,主要是由醛与醇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类似青草的芳香气味,对白酒的香气有重要作用。
醇类
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甘油、葡萄糖等。大多数多元醇物质带甜味,可以为酒体带来丰满、绵甜的味觉冲击,进而提高酒体品质。所以,白酒酒体需要适当含量的高级醇,但是含量较高就会影响白酒饮后舒适性,大量饮酒后造成饮酒者头闷(俗称“上头”)。对白酒口感影响较大的有己醇、异丙醇、异丁醇、正戊醇、庚醇和丙醇。
脂肪酸类
乳酸、乙酸、丁酸、己酸等。酸是形成酯类的前体物质,什么样的酸就能形成什么样的酯。脂肪酸是白酒中的呈味物质,它对白酒的后味及酒体的协调性起到重要作用。酒体含酸量低饮用时后味短且显得寡淡,含酸量偏大又会使酒口感粗糙、酸涩,甚至影响酒的整体风格,所以适当的酸对酒体能起到缓冲、协调的作用。
酯类
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类似苹果、菠萝等水果香,能增加白酒的复合香气,是构成白酒香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划分白酒香型类别的关键成分,每种香型白酒酯含量都是最高的也是最重要的。浓香型酒体中离开了酯类物质白酒就失去了原有风格和本质。特别是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是其主体香味,其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基酒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萜烯类和硫化物
香茅醛、橙花醇、3-甲硫基丙酸乙酯、二甲基三硫等。萜烯类化合物认为具有抗炎、抗衰老和抗癌的功能。对白酒中萜烯类化合物检出种类较少,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少。白酒中的硫化物在低浓度时是白酒中一种有效的香气成分,而当浓度偏高时硫化物呈现臭味,如臭鸡蛋臭、腐败的韭菜臭等。
芳香类
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等。芳香族化合物是指苯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白酒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数属于酚类化合物。白酒中芳香族化合物是呈香类主要成分,形成机理是蛋白质或者氨基酸在制曲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再经窖池内发酵而成。而酱香型白酒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国内浓香型名优酒中也分析出少量种类。但是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在酒体中含量过高时会产生涩味。
吡嗪、吡啶及呋喃类
四甲基吡嗪等。含氮化合物一般认为在高温大曲酿造的大曲酒中存在,特别是酱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白酒中含量较高。近两年对白酒中含氮化合物研究较多,主要由酒醅中的地衣芽孢杆菌等耐高温细菌产生,对白酒酒体的细腻度贡献较大。在检出的含氮化合物中,包括近期被认为是中国白酒健康因子的四甲基吡嗪。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提供了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