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并非所有的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态都适合用EPR进行研究。

电子顺磁共振(EPR)是研究顺磁系统的首选方法。它是一种灵敏的光谱分析方法,可用于水溶液中稀释的样品。

 

样品被放置在磁场中,由于塞曼效应,电子自旋能级不再简并。如果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则可以使用微波诱导自旋能级之间的跃迁。

 

用于指定不同能级的命名法是根据与磁共振相关的文献中广泛使用的命名法建模的。EPR只能检测具有非零电子自旋的系统。普通分子只有满填的电子壳层,没有信号。

 

因此,EPR光谱特别适合于研究溶液中某些金属蛋白的金属中心:溶剂、缓冲液和蛋白质主链都是EPR沉默的,而顺磁中心很容易被检测到。

 

然而,并非所有的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态都适合用EPR进行研究。例如,Co2+、Fe3+、Mn2+和大部分Fe2+具有顺磁性和EPR活性,而Zn2+、Cu+具有抗磁性和EPR无活性。

 

Gambarelli等人[1]描述了在低温下记录金属蛋白样品X波段EPR谱的基本程序。并且,其还讨论了基本的优化技术,以提供高信噪比和最小失真的频谱。

 

一般来说,当样品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尺寸时,当光谱仪在相同的温度下工作时,频率变化不大。增加采集时间可以改善磁场,因为电磁铁和电源有时间沉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基线的校正。可以通过在二重积分前进行基线校正和空腔信号减法。另外保持恒定的最重要参数是功率和温度。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增益不同,则可以对其进行校正,因为它只是一个乘法因子。

 

[1] Gambarelli S , Maurel V .Study of Metalloproteins Using Continuous Wav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J].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Clifton, N.J.), 2014, 1122(1122):139-151.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