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技术研究聚3-烷基噻吩(PATs)的摩擦取向与热退火效应,揭示其三维有序结构对场效应晶体管(FET)迁移率及光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为有机电子器件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一、聚合物定向排列的器件性能优势

在有机电子器件领域,聚3-烷基噻吩(PATs)因其独特的导电性和可加工性成为研究热点。Sirringhaus等人[1]发现,通过定向排列的聚芴-二噻吩薄膜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其电荷迁移率显著高于无序结构。类似地,Dyreklev团队通过拉伸聚(3-辛基噻吩)薄膜,验证了聚合物链取向与FET迁移率各向异性的线性关系(mk/m'≈拉伸比)。这些发现表明,定向排列技术对提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FET性能具有关键作用。

 

二、摩擦与热处理对PATs结构的影响

1. 摩擦取向机制

聚[3-(己基甲氧基)噻吩](P6OMe)和聚(3-癸基噻吩)等PATs可通过低成本摩擦技术实现高取向。实验显示,摩擦后的薄膜二向色比(偏振吸光度比值)可达8-13,证实主链沿特定方向排列(图1)。

图1 GIABS (a)和GISPS (b)几何中的掠入射x射线衍射。P6OMe结构也有报道。

 

2. 热退火稳定化

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分析表明[2],未经退火的薄膜存在双相结构(图2顶部),而经120℃退火后仅保留热力学稳定的I相(图2底部)。该相呈现三维有序,主链间距(d≈19Å)与侧链长度直接相关(图3)。

图2 P6OMe粉末样品在25 8C时的XRD图谱:在120 8C退火后(下)只存在I相,上面有原始的I相和II相

 

图3 P6OMe第一期填料布置模型,从顶部看。在未摩擦的样品中,这是唯一存在的相,侧链位于膜平面上(平行于表面)

 

三、表面与体相结构的协同作用

Bolognesi团队[2]通过GIXRD对比发现,摩擦处理仅改变聚合物表面结构,而体相结构保持稳定。摩擦方向上的畴尺寸增大,垂直方向有序度降低,导致光学二向色性。值得注意的是,95℃低温退火对表面有序性无显著影响,表明摩擦诱导的取向需结合高温处理才能完全稳定。

 

四、技术应用与未来展望

PATs的定向排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自旋涂覆薄膜的界面稳定化,其性能接近块状粉末材料的I相结构。未来研究需进一步阐明摩擦诱导取向的分子机制,并探索不同侧链长度对器件性能的调控规律。

 

参考文献:

1.&nbspSirringhaus, H.;  Kawase, T.;  Friend, R. H.;  Shimoda, T.;  Inbasekaran, M.;  Wu, W.; Woo, E. P., High-resolution inkjet printing of all-polymer transistor circuits. Science 2000, 290 (5499), 2123-6.

2.&nbspBolognesi, A.;  Botta, C.;  Mercogliano, C.;  Porzio, W.;  Jukes, P. C.;  Geoghegan, M.;  Grell, M.;  Durell, M.;  Trolley, D.;  Das, A.; Macdonald, J. E., Structural features in aligned poly(3-alkylthiophene) films revealed by 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 Polymer 2004, 45 (12), 4133-4138.

 

科学指南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业务优势,在国内率先打造出业界领先的线上化、数字化的科研服务基础设施,在行业内首创用户自主下单、服务全流程追踪、测试“云现场”等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和使用效率,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专业科研服务引领者,已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ISO三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