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Guo H等人应用标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探测水性电解质中的EDL

与固液电解质界面双电层(EDL)的形成和动力学相关的过程对于电化学器件的运行至关重要,生物医学应用,半导体工业流程,电动现象,(纳米)微流控,腐蚀等。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在EDLs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理解和实验表征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能够探测具有足够深度和空间分辨率的纳米薄EDL中的浓度、组成和电位分布的实验分析工具仍然存在不足,对于电解质-电极界面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话题。它不仅取决于影响电极表面化学成分的法拉第过程,还取决于电化学电池和EDL本身的极化现象。

 

Guo H等人应用标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探测水性电解质中的EDL[1]。该方法的原理如图1a,b所示。低keV电子束穿透超薄双层石墨烯膜电极,在靠近带电界面的液体电解质中产生级联的电子激发和电离事件。动能在 0–50 eV 范围内的低能二次电子 (SE) 的逃逸深度可达几纳米,因此,那些逃逸到真空中的液体必须来自膜电极本身和EDL内的相邻液体层(图1a)。

 

将实验观察结果与EDL电位分布建模和电子轨迹模拟相结合,我们解释了石墨烯-电解质堆栈的电子发射产率对电解质中局部电位的敏感性(图1b),并证明了SEM在高空间极化过程中原位探测EDL动力学的能力、深度和时间分辨率。

 

图1.用聚焦电子束通过双层石墨烯 (Gr) 电极探测电解质-固体带电界面的示意图[1]

 

本研究使用了充满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封顶微通道阵列 (MCA)。图2 显示了样品典型 SEM 图像,在慢速(每像素停留时间约 400 μs)电子束扫描期间,背电极 (BE) 反复偏置到不同电位的溶液。界面处的极化效应被看作是极化时SE信号的增加/减少。假设标准信噪比 S/N = 3,则 BE 电位的检测限 (LOD) 可估计为约 100 mV。对图2a中电位跳跃以及颗粒杂质特征的剖面扫描表明,在电位映射中可以实现约20 nm的横向分辨率。

 

然而,这种缓慢的扫描速率会导致辐射剂量升高(估计为激发体积吸收的总能量)约为 109Gy,导致电解质的辐射损伤。因此,低剂量(低于 107Gy)的替代测量方案已经实现,具有更低的放大倍率、更高的扫描速率和更低的电子束电流。这些低放大倍率设置允许在同一视场中观察多个相同的通道,以改善数据统计并避免对电解质的辐射损伤。在整个SEM成像过程中,显微镜的对比度和亮度设置保持固定,以确保可靠的比较分析。结果证明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和绘制带电的液-固界面的可行性。

 

图2.从MCA获取的 SE 信号的变化[1]

 

[1] Guo H , Yulaev A , Strelcov E ,et al.Probing Electrified Liquid-Solid Interfaces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J].  2020.

 

科学指南针在全国建立31个办事处和20个自营实验室,拥有价值超2.5亿元的高端仪器。检测项目达4000+项,覆盖材料测试、环境检测、生物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模拟计算等九大业务。累计服务1800+个高校、科研院所及6000+家企业,获得了60万科研工作者的信赖。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