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士德-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
100.0%
好评率
贝士德BET——气体吸附专家
1. 用户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被引用超过100次,论文致谢300+,权威认证才值得信任
期刊名称 | 致谢次数 | 主要参与机构/团队 | 代表性研究内容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 | 18 | 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化物所、湖南大学等 | C2H2/CO2分离、SF6/N2分离、Xe/Kr分离、SO2吸附、柔性MOF设计 |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12 | 中国科学院、湖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福建师范大学等 | 气体筛分分离(C2H4/C2H6、CO2/N2)、氢键有机框架(HOF)、MOF孔径调控 |
Nature及子刊 | 7 | 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天工大、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 | MOF空气取水装置、储氢材料、阻旋异构体气体吸附、MOF捕获氨、温度响应气体分子重排,CH4/N2分离玻璃泡沫膜、硅羟基分子筛结构解析 |
Science | 4 | 石化院、北理工等 | 气体分离膜技术、燃料电池材料、MOF结合沸石优势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EJ) | 4 | 天工大、中科院、中山大学等 | CO2捕集性能优化、C2H2/CO2高效分离、氟化MOF用于SF6分离 |
Advanced Materials (AM) | 3 | 浙江大学、深职大霍夫曼研究院等 | 室温氪气吸附碳分子筛、丙炔/丙二烯分离、硫酸根柱撑MOF用于C2H2/CO2分离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2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 C2H2纯化、双咔唑基MOF捕获位点设计 |
Chem | 2 | 南开大学、大连化物所 | 苯/环己烷分离、MOF孔隙化学控制 |
Small | 2 | 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乙烷/乙烯纳米阱MOF、镍基MOF用于煤层气分离 |
ACS Central Science | 1 | 中科院 | MOF同分异构体分离 |
Green Chemistry | 1 | 南开大学 | 低成本多孔配位聚合物用于C2H2/C2H4分离 |
2. 近百项专利和多项国标及行标起草与制定的参与,比其他人更懂气体吸附

3. 2024年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中标数量占比第一,超过进口品牌

测试模块
测试内容:通过此模块测试可得到包含微孔和介孔范围内等温吸脱附曲线,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等数据;
样品要求:
(1)样品形态要求:一般都是粉末样品,如是颗粒状请尽量物理粉碎得比较小,薄膜、块体、纤维类样品需要自行处理到长宽3mm以下;
(2)样品量要求:在不知道比表面积情况下,一般测试全孔质量要100mg以上。
结果展示:
1.结果内容:全孔报告除了包含介孔报告中的所有数据,还会包含样品中微孔的数据,有等温吸脱附曲线,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等数据。
2.结果示例:可参考介孔、微孔的结果,全孔为介孔数据和微孔数据的加和。
常见问题

1. 为什么得到的BET值为负?
答:正常情况下样品对吸附质有吸附的话比表面积值应该为正,出现负值的可能有三种原因:
1. 样品自身的原因,可以看等温吸脱附曲线,如果没有吸附的话吸附值应该在0附近,再加上仪器误差的现象,也可能跑到负值出现吸附点,所以该类样品的吸附几乎可以忽略。
2. 测试所加样品量过少,造成总的吸附值很低,则容易产生这个现象。
3. 脱气温度和时间不合理,脱气温度过高,造成孔结构的变化或坍塌,脱附温度太低或者脱气时间短,造成脱气不完全,也会产生这个问题。

2. 为什么等温吸脱附曲是不闭合的?
答:等温吸脱附曲线不闭合,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比较多,可能原因如下:1. 材料表面存在特殊的基团和化学性能,导致吸附的气体分子无法完全脱离,即材料对吸附质有较强作用,导致吸脱附会存在一定的不闭合程度;2. 材料自身的比表面较小,一般吸脱附闭合程度会较差;3. 称样量问题,称样量太少,容易造成测量不准,也会出现此类情况;4. 样品前处理问题,温度太高,测试的孔结构坍塌,气体脱附不出来会造成曲线不闭合; 5. 如果研究碳材料的话需要注意,碳材料的孔大多为柔性孔或者墨水瓶孔,气体吸附之后孔口直径收缩,导致吸附上的气体不易脱附,很容易导致吸脱附曲线不闭合。

3. BJH脱附孔径分布为什么存在“假峰”?
答:在气体脱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反映了一个滞后的过程。所以在用BJH方法分析样品孔径时,脱附段很容易出现假峰,一般是在3.8nm处出现,出现假峰的原因与孔的类型有关系,内部孔道的连通性,孔型的多样性以及孔径的分散性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在脱附过程中出现假峰。

4. 为什么BET方程参数里面的C值为负?
答:C值具有一定的物理含义,它代表了样品的吸附热,正常情况下应该为正值。当遇到C值为负的情况时,我们首先要看C值负有多大,如果是很大的负值,可去除高压区数据再重新拟合一下,或者把压力选点范围降低即可。如果是较小的负值,通常微孔样品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对于微孔材料,因为吸附物质的分子是在非常狭窄的微孔,所以它与BET方法的假设会严重偏离,如果使用BET模型计算就会得到一个明显小于样品的正常的比表面积。因此对于微孔的样品一般推荐用Langmuir方法来计算比表面积。

5. 为什么等温吸脱附曲是交叉的?
答:吸附曲线和脱附曲线发生交叉的主要原因是:1. 样品吸附值本身就比较小,容易出现波动;2. 脱气条件不合适,脱气温度低或者时间短,水分没有完全除去,在脱附过程中脱去了;3. 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漏气,如样品管没有拧紧或者样品管上面O形圈老化都会造成密封不严,造成等温吸附曲线和等温脱附曲线产生交叉的现象。

6. 为什么孔径分布图为什么不是从0开始?
答:1. 一般孔径分布图是从开始有孔的地方出现数据,低压处无孔则不会出现数据。2. 与使用的吸附质有关,孔径分布数据理论上最小只能从吸附质的直径开始。

7. BET结果与SEM或TEM结果不符合,原因是什么?
答:常见情况为SEM或TEM图片中能看到孔,但是BET结果中显示无孔或孔很少,或者BET测到的孔和电镜中看到的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BET测试的是样品整体的孔情况,电镜看到的是局部的情况,所以会有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倍数太高的话,SEM的标尺是可能有一定误差的,所以两者可比性并不太大。

8. 物理吸附中吸附质如何进行选择?
答:具体内容介绍详见公众号【铅笔解析】推文,https://mp.weixin.qq.com/s/CPvCyfpF0FSYHCAn1Qr0Yw

9. BET报告怎么解读和分析?
答:具体内容介绍详见公众号【铅笔解析】推文,https://mp.weixin.qq.com/s/RPpQIgSuaOQu_R5VgVAMIg

10. 如何确定样品的脱气时间?
答:脱气时间越长,样品预处理效果越好。脱气时间的选择与样品孔道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孔道越复杂,微孔含量越高,脱气时间越长;选择的脱气温度越低,样品所需要的脱气时间也就越长。IUPAC 推荐脱气时间不少于 6 小时,而那些需要低温脱气的样品则需要更长的脱气时间。

11. 如何选择样品的脱气温度?

12. BJH模型和HK模型的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
答:BJH模型适用于分析介孔材料,而HK模型适用于裂缝状微孔材料(如活性炭、柱撑层状粘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