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材料科学领域,硅颗粒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用于电子、光电子、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图片源自网络

 

科学指南针-知识课堂

在材料科学领域,硅颗粒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用于电子、光电子、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硅颗粒的性质和表面功能基本上是由颗粒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其中,羟基(-OH)含量是硅颗粒表面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可以帮助了解硅颗粒的表面性质,以及与其他材料或溶液的相互作用。这对于设计和开发新型材料、优化材料性能,以及探索材料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在用途非常重要。

一种常用的方法来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是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照射下的吸收能量,得到其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技术。在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测定中,科学家通常会使用红外光谱仪来获取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在红外光谱中,羟基通常会表现为具有特定振动频率的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吸收峰的强度和位置,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羟基的含量。这种方法非常灵敏和准确,可以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的微量变化。

除了红外光谱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例如核磁共振(NMR)技术和荧光光谱技术。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科学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而言之,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是了解和表征硅颗粒表面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科学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可以准确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为材料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图片源自网络

 

测试概念

硅纳米颗粒表面易吸附羟基基团从而使表面带负电, 石墨烯表面在存在一定的正电荷,静电相互作用使硅纳米颗粒和石墨烯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获得包含纳米硅的复合硅-石墨烯负极。

 

测试原理

方法一:利用氢氧化钠滴定,氢氧化钠与硅物质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计算得羟基含量值;

方法二:利用核磁的硅谱+分析得到表面含量的含量。

 

测试资料

随着循环的进行,硅颗粒发生了巨大的体积膨胀,部分会从集流体上脱落下来,而形成新的界面又会在与电解液的接触过程中,形成新的 SEI 膜,最终导致其不可逆容量损失增大,循环稳定性逐渐降低;可以通过偶联剂的作用,降低纳米硅离子的团聚性,提高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分散性;同时,通过耦联作用可以在硅表面形成一层有机膜层,用以缓冲硅的体积膨胀;硅烷偶联剂与纳米硅的结合主要依靠硅颗粒表面羟基的数量与偶联剂水解后生成的羟基数量,故增加羟基的数量对于该提高该反应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帮助,目前主要通过 Piranha (浓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处理和等离子清洗两种方法提高表面羟基数量。

 

 

测试范围

硅负极材料

 

测试参考标准

  1. ISO 21569:2013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Test method for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powders by gas adsorption using the BET method"该标准描述了一种用气体吸附法(BET法)测定粉末比表面积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

  2. ASTM D48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arbon Black Surface Area by Multipoint BET Nitrogen Adsorption"该标准描述了一种用于表面积测定的气体吸附法,适用于测定颗粒表面羟基含量。

  3. GB/T 14644-2008《无机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规范(GB/T 14644-2008)》该标准规定了无机化学试剂密度测定的一般要求和试剂的脱水等操作方法,可以作为测定硅颗粒表面羟基含量的参考。

 

新能源电池材料测试先导者

分析测试实验室

 

科学指南针为超过3000家高校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科研服务。截止2021年6月:服务1049家高校、2388家企业,提供249所高校研究所免费上门取样服务,平均每天处理样品数5000+、 注册会员数18w+、平均4.5天出结果、客户满意度超过98%。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