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新能源的中坚力量,锂电池的发展仍需回归可持续绿色目标,产业是否可循环,生产使用是否可持续是锂电发展的终极目标。

被称为“锂电池之父”的约翰·B·古迪纳夫认为锂电池的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方式更稳定,这些优势能促使其快速实现商业化。

锂离子电池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确立了当今社会无线、无化石燃料的基础,开创了新能源动力改变我们生产生活的新局面。

锂电行业产业链介绍

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和隔膜是锂电池主要直接材料,其中正极作为最主要的材料,约占整体成本的45%。隔膜成本占20%,相对技术门槛高,我国隔膜板块集中度高。

外部因素影响下,用于乘用车领域的动力电池供需不确定性加大,加剧了产业的波动性变化。新车性能和外观的变革升级有望驱动自主消费,拉动需求。

储能应用中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寿命长和低成本优势占据主导。未来随着政策的推动,大型储能有望高速发展。

锂电池行业产业图谱

上游:锂电池的发展基石

原料成本较高且供应受限,国产化与技术提升需求急迫。

锂电池上游主要以锂矿相关资源以及电池主材料组成,现阶段稀有原料仍供应不充足,我国70%左右的锂仍需进口。

同时锂电热度过高,成本在市场推动下不断上涨,需加速国产化和锂电回收缓解上游高成本问题。

所以我国锂电池行业上游应围绕稀缺资源的配套技术和服务突破。

动力电池材料仍有待创新突破提升密度、循环、安全等问题以满足高性能需求。

上游四大主材发展特点各有不同。

整体看正极和隔膜行业得益于上游原料紧缺、技术壁垒高以及所占成本比重大等因素,盈利水平较高。

负极和电解液我国发展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小,中国出货量位列前茅,整体市场格局较稳定。

上游主材主要决定电池的性能和安全问题,目前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为主,能量密度、循环、和温度适应能力仍有上升空间,上游和中游参与者仍有待创新研发新材料,支持电池高性能制造应用。

中游:高性能制造和组装

目前中游市场集中度较高;企业仍处于较低毛利状态,未来需通过技术和成本控制提高市占率。

制片、装配、化成、包装是锂电池中游环节的主要步骤,该环节本质是材料的加工和高性能组装属性。

因此中游企业对材料的把控能力、成本控制以及制作电池的技术升级迭代是核心竞争点。

电池是新能源车自燃的主要原因,技术升级提供更高安全性。

下游:需求推动发展

锂电池的三大应用板块包括动力电池、消费电池以及储能电池。

在动力电池普及之前,消费电池是锂电池的主要需求端。其已历经相对完整的产业发展周期,目前步入成熟阶段。

动力电池近十年来高速增长,当前出货量规模占据主导地位。

储能电池现阶段处于提升技术、降本增效阶段。得益于清洁能源替代计划逐步推进,预计未来3-5年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锂电池发展的痛点

锂电池行业现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发展过程也衍生出了一些发展痛点。

由于锂资源受限,导致上游成本激增限制整体市场发展;

中游由于锂电性能已达到目前的上限,但未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仍需进一步迭代新材料/产品供给市场,满足高性能、高安全保障等需求;

作为新能源的中坚力量,锂电池的发展仍需回归可持续绿色目标,产业是否可循环,生产使用是否可持续是锂电发展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