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循环伏安法(CV)是电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用于分析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动力学参数。

科学指南针-知识课堂

循环伏安法(CV)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技术,通过控制电极电势以三角波形周期性扫描,记录电流-电势曲线,以研究电极反应的可逆性、中间体、相界吸附、新相形成和耦联化学反应。它用于测量反应参数、判断控制步骤和机理,观察电势范围内的反应性质。电活性物质的可逆性差会导致氧化波和还原波高度和对称性不同。CV的电压扫描速度可调。

 

循环伏安法(CV)

循环伏安法(CV)是电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用于分析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动力学参数。其要点包括:

要点一:

电极可逆性判断:通过循环伏安图的氧化波和还原波的峰高和对称性,可判断电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可逆性。对称的曲线指示可逆反应,不对称的曲线指示不可逆反应。

要点二:

电极反应机理研究:CV可探究电极吸附现象、电化学反应产物及电化学-化学偶联反应。

用途:

  • 判断电极表面微观反应过程。

  • 确定无机和有机合成的最佳条件。

  • 分析前置(CE)和后置(EC)化学反应的特征。

  • 评估催化反应的特性。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分析一:

阮艳丽的研究通过循环伏安法比较了不同锂源(碳酸锂Li2CO3、氢氧化锂LiOH·H2O、乙酸锂LiCH3COO)合成的磷酸铁锂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显示:

  • 所有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均显示一对氧化还原峰,代表锂离子的脱嵌过程。

  • 氧化还原峰间的电势差越小,反应可逆性越高。

  • Li2CO3合成样品的电势差为0.334V,LiOH·H2O为0.379V,LiCH3COO为0.556V,表明Li2CO3合成样品具有最高可逆性。

  • LiCH3COO合成样品的氧化峰与还原峰不对称,且氧化峰处有肩峰,暗示锂离子扩散不畅。

循环伏安曲线表明,Li2CO3合成的磷酸铁锂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图1-图片源自网络

图1(用不同锂源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

 

分析二:

郅晓科研究的磷酸铁锂样品循环伏安曲线:

结果显示:

  • 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对应尖峰。

  • 峰形对称,氧化还原峰面积相等,显示高可逆性。

  • 扫描速率增加导致电流峰增大,峰值电压间距扩大,暗示锂离子扩散受限。

 

图2-图片源自网络

图2(磷酸铁锂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

 

LiFePO4/C样品(10%碳含量)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

  • 强氧化还原峰表明有效的锂离子反应。

  • 初始电位差0.36V,第二次循环减小,显示提高的可逆性。

  • 第二至第五循环曲线稳定,证明循环稳定性。

  • 尽管有电位差,材料仍展现良好动力学特性。

 

图3-图片源自网络

图3(10%碳含量的LiFePO4/C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

 

新能源电池材料测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