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VAIM][TFSA]离子液体电解质,有效控制锂离子电池HF和水分含量。实验数据证实可降低30天H₂O增量至3ppm,HF含量稳定低于40ppm,满足电池级电解液行业标准。
钛酸锂(Li₄Ti₅O₁₂)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凭借1.5V稳定电压平台和优异循环性能备受关注。但实际应用中存在锂离子扩散系数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形成缓慢等问题,易导致电解液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本文将解析如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有效控制HF和水分含量,提升电池综合性能。
技术突破:CAILD算法筛选离子液体
研究团队采用计算机辅助离子液体设计(CAILD)技术,从百万级候选化合物中精准锁定[VAIM][TFSA]离子液体(图1)。该物质含乙烯基和酰胺基团,能有效抑制电解液变质反应:
10LiPF₆ → LiF + 5PF₅
PF₅ + H₂O → POF₃ + 2HF
图1 二步法合成IL [VAIM][TFSA]。
实验验证:双指标管控电解液品质
通过系统测试不同浓度添加剂效果,确立关键质量控制标准:
- 水分控制:初始含水量≤9ppm,月增幅<5ppm
- HF抑制:存储30天含量<40ppm
添加剂含量 |
初始H₂O(ppm) |
30天后H₂O |
HF峰值 |
---|---|---|---|
0% |
8.98 |
25.56 |
82ppm |
3% |
8.38 |
11.18 |
31ppm |
作用机理解析
[VAIM][TFSA]通过双重机制提升电解液稳定性:
1.碱性基团中和酸性物质
2.形成保护膜抑制副反应
3.降低纳米颗粒表面水吸附
产业化应用前景
满足商业电解液核心标准:
- 水分含量<15ppm(国标GB/T 33897-2017)
- HF含量<50ppm(行业规范SJ/T 11701-2018)
实验证明添加1%该离子液体即可使电解液保质期延长3倍以上。
参考文献:[1] J. Phys. Chem. C 2022, 126, 11498−11509
科学指南针以分析测试为核心,提供材料测试、环境检测、生物服务、模拟计算、科研绘图等多项科研产品,累计服务1800+个高校、科研院所及6000+家企业,获得了60万科研工作者的信赖。始终秉持“全心全意服务科研,助力全球科技创新”的使命,致力于为高校、院所、医院、研发型企业等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快捷、全方位的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