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包含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或称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包含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或称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
那么,你真正了解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 及电子顺磁共振(EPR/ESR)吗?
核磁共振波谱(NMR)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研究的是原子核对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 Radiation)的吸收。
本文研究了1945年光催化CO2还原产物,Bloch和Purcell证实了核自旋的存在,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R.R.Ernst教授,表彰他对二维核磁共振理论和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的贡献。这两个诺贝尔奖充分说明了核磁共振的重要性。
自1953年第一台商用核磁共振仪器问世以来,核磁共振在仪器、实验方法、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核磁共振不仅是对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而且有时也是定量分析的工具。其应用学科已从化学、物理扩展到生物、医学等学科。
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直到1973年才被用于医学临床检测。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O、19F、31P。在这项技术诞生之初曾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医学新技术的NMR成像(NMR Imaging)一词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
随着大磁体的安装,有人开始担心字母“N”可能会对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外,“nuclear”一词还容易使医院工作人员对磁共振室产生另一个核医学科的联想。因此,为了突出这一检查技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点,同时与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医学相区别,放射学家和设备制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电子顺磁共振(EPR/ESR)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简称ESR),是研究电子自旋能级跃迁的一门学科,是直接检测和研究含有未成对电子的顺磁性物质的现代分析方法。
自1945年物理学家Zavoisky首次提出探测EPR信号的实验方法以来,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理论、实验技术、仪器结构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固态器件等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EPR实验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EPR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地质学、矿物学、年代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