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寻找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微塑料污染的分析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塑料因其分布广泛、粒径小、对生物有害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因此,寻找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微塑料污染的分析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Ye[1]等人综述了微塑料的来源、运输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物的潜在危害。根据检测原理,将各种分析方法分为热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其他分析方法。此外,详细总结了各种分析方法在海洋和土壤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各种分析方法的良好发展前景。最后,提出化学分析方法将朝着无样品制备、无损分析、低检出限的方向进一步探索,建立统一的不同环境下微塑料检测鉴定方法至关重要。
微塑料是指大于或等于1 μm且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于2004年首次提出。根据组成,微塑料分为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等。特别是,PP和PE是环境中最丰富的聚合物类型。此外,微塑料还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疏水、流动性强等特点。不幸的是,微塑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具有很强的吸附和积累能力,为添加剂、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和增塑剂等其他有毒物质提供了丰富的接触场所。目前,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逐渐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关注。
微塑料对一些海洋生物是有害的,因为小颗粒的微塑料可以吸附在细胞表面,限制能量和物质的转移,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颗粒越小,危害越大。一方面,在自然条件下,微塑料体积小,不易降解,容易被生物吸收,直接损害生物的生命和健康。另一方面,微塑料容易被水生植物吸附并与有毒化学物质结合,间接危害生物的生命活动。例如,在海洋中,水生生物摄入的微塑料对细胞活性、器官完整性、消化道和生长速度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此外,微塑料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在土壤中,随意处置生活垃圾、农业残留物以及使用土壤改良剂会损害土壤质量和土壤生物群。更糟糕的是,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的循环转移到更高的营养水平,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检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微塑料的来源、迁移和危害。[1]
目视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肉眼或显微镜对微塑料进行选择、分类,观察被测物体的颜色和大小,包括直接目视法、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法,但这种方法费力且精度较低。化学检测方法根据塑料的化学性质对微塑料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热分析法和振动谱法。热分析方法主要有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GC-MS)、热萃取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TED-GC-MS)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值得指出的是,目视检测和化学检测相结合将会对微塑料的检测产生影响。例如,FTIR与显微镜相结合可以将检测限从20 μm提高到10 μm,这意味着可以检测到更小的微塑料。μ-拉曼光谱具有小于1 μm的高空间分辨率,可用于检测纳米塑料。
图2. PP、PE、PS、PET、PVC及PP-PE共聚物的特征曲线及辨识率。 [1]
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是振动光谱,它可以提供微塑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不会对样品造成损害。此外,振动光谱方法主要包括FTIR和拉曼光谱,广泛研究了来自水和土壤的微塑料。近年来,对空气中微塑料的研究逐渐兴起,但迄今为止发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气沉积和单一学科上。此外,拉曼光谱容易受到荧光背景的干扰,限制了它的快速发展。
[1] Y. Ye, K. Yu, Y. Zha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nalytical methods in microplastics contamination detection: A critical review,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18 (2022) 151851.
环境检测是科学指南针旗下综合性的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实验室分布南京、北京、上海、青岛等全国30余个城市,测试项目齐全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理化项目、LCMS、GCMS、同位素、单糖组成、DOM(FT- ICR- MS)、水土抗生素等。其中环境实验室总部坐落于南京市,已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应俱全。此外,我们还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科研水平深厚的专业团队,为您提供全面、专业、高质量的环境检测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