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负染色技术是生物电镜中最主要的观察技术之一,是最简单的筛查样品的技术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负染技术在现代生物医学方面发挥着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负染色技术是指用某些高电子密度的物质去包围低电子密度的样品,在黑暗的背景上,反衬出明亮的样品形貌的技术。负染色技术是生物电镜中最主要的观察技术之一,是最简单的筛查样品的技术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顾名思义,负染色技术就是用重金属离子“包围”样品,从呈现出良好的反差的技术。负染色原理目前还不十分了解。样品分子负染色后,易于进行分类,显著增强信噪比。因此,样品分子的“细节”能被观察到。利用计算机工具,能够对负染分类图像进行三维重构。负染色时,能避免样品因为脱水而“崩塌”,但是通过负染得到的图像三维重构后,最大的缺点是图像通常是“扁平”的。另外,因为染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干燥后会形成微品,使得图像的分辨率限制20Å左右。
用作负染色的负染色试剂磷钨酸(PTA)、磷钨酸钾(KPT)、磷钨酸钠(NaPT)。一般认为任何物体假如被密度比本身大2倍以上的物质所包围或浸没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反差就能得到加强而形成负反差。以生物样品的密度为l,而磷钨酸的密度为4,故染色后形成负反差像。负染色技术常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菌、病毒、生物大分子、亚细胞碎片、分离的细胞器、蛋白质晶体等尺寸合适的(约10-200nm)样品。
[1]查双凤. 整合素激活因子TALIN蛋白的初步结构生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科学指南针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更可靠的服务标准,全国26个办事处,12个城市拥有自营实验室,最好的设备、最专业的老师为您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